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布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的關稅,并對進口自墨西哥、加拿大的商品加征25%的關稅,其中對加拿大能源產品的加稅幅度為10%。這一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在國際社會和美國國內引發了廣泛爭議,并對全球汽車業產生了深遠影響。
中方迅速作出反應,宣布自2025年2月10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其中包括對大排量汽車和皮卡加征10%的關稅。此舉顯示出中國堅定捍衛自身合法權益的決心,并將美方的征稅措施訴諸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爭端解決機制。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對北美汽車產業鏈造成了嚴重沖擊。北美汽車產業高度一體化,歷經《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和《美墨加協定》,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國的汽車產業鏈在過去數十年間已經形成了緊密的相互依存關系。墨西哥作為各大汽車制造商面向美國市場的重要出口基地,其生產的汽車約有90%用于出口,其中近80%出口到美國。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無疑將對墨西哥的汽車工業構成生存威脅,同時也將導致美國消費者的購車成本上升。
多家跨國車企紛紛表達了對關稅政策的擔憂。福特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表示,如果關稅持續下去,將對行業產生巨大影響,并對美國就業產生不利影響。通用汽車也表示,如果加征關稅,該公司可能會將部分皮卡生產遷出墨西哥和加拿大。沃爾沃汽車則計劃充分利用其位于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工廠以應對關稅挑戰。
此外,特朗普的關稅大棒還瞄準了歐盟。他計劃很快對歐盟產品征收關稅,這一消息立即引發股市震蕩,多家歐洲整車及零部件廠商股價迅速走低。歐盟委員會及多家領導人聲稱,若美國加征關稅,歐盟將堅決回應。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不僅加劇了貿易沖突的風險,還對全球汽車產業鏈造成了嚴重沖擊。多家車企面臨生產調整和成本壓力,消費者則面臨購車成本上升的挑戰。國際社會普遍反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并紛紛采取反制措施以維護自身權益。
在此背景下,全球汽車業需要尋找應對之策以減輕關稅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一方面,車企需要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應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挑戰;另一方面,政府也需要加強溝通和協商,以尋求解決貿易爭端的有效途徑。只有通過國際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維護全球汽車產業的穩定和繁榮。
綜合整理自中國汽車報